年度指导规模及其项目原则上与两个规划相一致。
3.3、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部分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其投资的分散性,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任务。在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开展仍然屡遭瓶颈的原因在于高额的初装费用。

为了探索出能够促进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路径,我们必须从阻碍发展的原因入手。截止到2014年2月初全国18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动工,而国内众多城市2014年一季度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几乎为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似乎陷入裹足不前的困境,对此许多业内人士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以上政策的本意是为了方便业主准确的测算出投资回报周期,加强业主的投资信心。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选择自我投资的模式,如一些大型的商场、综合办公楼宇及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厂区等,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以及公益性场所、国有办公场所、医院、学校等则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EMC),即由能源管理公司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而后期的收益也将全部归属于能源管理公司。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以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仅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部门就出台了多部文件,如财政部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等4项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等。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本文提出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形成利益互锁关系,并且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以降低初装投资门槛。这样的资金缺口让业主对于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进行20年的补贴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了很多投资商踌躇不前,从而阻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安装农户贴息的贷款额度不超过15000元,贴息不超过3年。
每县不低于200户,每户装机3000瓦。在每县200户范围内,省扶贫办按每户1/3安排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贫困户自筹金额由试点县确定,其余资金筹集由试点县采取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方法研究解决。【天镇县】2015年10月9日天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镇县2015年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稿)》,确定2015年光伏扶贫试点工作,规划建设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42MW。省级为每个光伏扶贫项目试点村安排5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支持建设村庄100KW光伏电站,这项资金共2500万元
一次性投资,村里按标准补贴,逐月取得收益,相当于买一份养老保险。村支书蒋洪亮介绍说。

岗岭下村位于兰溪与建德交界处,村里已有1/4农户建起了屋顶光伏电站。每月这个时候,他都要到镇上来一趟,支取国家电网兰溪分公司支付给他的光伏电站并网卖电收入和政策性补贴。村里大部分人投屋顶电站,都是用于养老的。或许,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村民选择这一绿色、清洁能源养老方式。
电站安装、并网手续简单,兰溪国税部门与国家电网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后,开票结账也方便。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岗岭下村村民蒋洪兴最近从集镇上的银行支取了300多元养老金每月这个时候,他都要到镇上来一趟,支取国家电网兰溪分公司支付给他的光伏电站并网卖电收入和政策性补贴。村支书蒋洪亮介绍说。
岗岭下村位于兰溪与建德交界处,村里已有1/4农户建起了屋顶光伏电站。村里大部分人投屋顶电站,都是用于养老的。

或许,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村民选择这一绿色、清洁能源养老方式。一次性投资,村里按标准补贴,逐月取得收益,相当于买一份养老保险。
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岗岭下村村民蒋洪兴最近从集镇上的银行支取了300多元养老金。电站安装、并网手续简单,兰溪国税部门与国家电网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后,开票结账也方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临汾市隰县黄土村,总投资6亿元的60兆瓦光伏设施农业大棚已经开始开工建设。据测算,在山西的贫困村建设1个100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收入在12万至15万元,可为村集体提供25年连续稳定的经济收入。山西省目前已向国家能源局争取500兆瓦光伏扶贫并网指标,并将光伏扶贫试点扩大到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后将在每个县选择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同时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拓宽老区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窑渠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076口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窑渠村是山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扶贫的一个缩影。
山西省吉县扶贫局局长党建民说,光伏扶贫试点工程静态投资约0.8万元/千瓦,建设一个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约需要80万元,省里计划安排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但仍有30万元的缺口。目前,50个试点村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已全部启动,其中10个村已经建成、5个村已并网发电。
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规划建设2000亩大棚,棚顶铺设光伏板发电,棚内种植食用菌,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预期年直接经济效益8400万元,将有力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在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窑渠村村口的荒地上,一座占地3.3亩的光伏电站格外显眼:10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400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了电网从今年1月7号并网,到现在这个电站已经发电12万多度。
窑渠村党支部书记刘创立说。作为国家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去年10月以来,山西选取临汾、大同两市的汾西、大宁、吉县、天镇、浑源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试点,每个县确定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率先启动1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试点工作。按照精准扶贫、收益到户的要求,山西省扶贫办明确,村庄100千瓦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60%以上的收益用于直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兆瓦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解决当地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光伏扶贫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难题,大规模推广主要是资金难题。
对于村级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多数试点村采取企业垫资或村民捐资等方式解决,如临汾市组织每个参与地面集中电站建设的竞标企业,建设1个试点村100千瓦光伏电站并补足资金缺口;浑源县10个试点村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全部由光伏扶贫地面集中电站建设企业浑源风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垫资。我们村窝在山里,交通很不方便,多年来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但是我们村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约2000小时,去年省里给我们村安了一座100千瓦的光伏电站,估算年发电量约为13万千瓦时,可收入12万多元,这部分钱将归村集体支配,用于支持扶贫开发
光伏扶贫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难题,大规模推广主要是资金难题。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村窝在山里,交通很不方便,多年来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但是我们村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约2000小时,去年省里给我们村安了一座100千瓦的光伏电站,估算年发电量约为13万千瓦时,可收入12万多元,这部分钱将归村集体支配,用于支持扶贫开发。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规划建设2000亩大棚,棚顶铺设光伏板发电,棚内种植食用菌,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预期年直接经济效益8400万元,将有力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窑渠村是山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扶贫的一个缩影。窑渠村党支部书记刘创立说。在临汾市隰县黄土村,总投资6亿元的60兆瓦光伏设施农业大棚已经开始开工建设。目前,50个试点村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已全部启动,其中10个村已经建成、5个村已并网发电。
山西省吉县扶贫局局长党建民说,光伏扶贫试点工程静态投资约0.8万元/千瓦,建设一个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约需要80万元,省里计划安排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但仍有30万元的缺口。按照精准扶贫、收益到户的要求,山西省扶贫办明确,村庄100千瓦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60%以上的收益用于直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兆瓦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解决当地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据测算,在山西的贫困村建设1个100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收入在12万至15万元,可为村集体提供25年连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作为国家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之一,自去年10月以来,山西选取临汾、大同两市的汾西、大宁、吉县、天镇、浑源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试点,每个县确定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率先启动1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试点工作。
在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窑渠村村口的荒地上,一座占地3.3亩的光伏电站格外显眼:10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400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了电网从今年1月7号并网,到现在这个电站已经发电12万多度。对于村级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多数试点村采取企业垫资或村民捐资等方式解决,如临汾市组织每个参与地面集中电站建设的竞标企业,建设1个试点村100千瓦光伏电站并补足资金缺口;浑源县10个试点村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全部由光伏扶贫地面集中电站建设企业浑源风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垫资。 |